貿易之戰,印度成為美國下一目標..... 二維碼
就在美中關系緊張開始緩和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開辟了其貿易戰的一個“新戰線”:印度。2019年3月4日,他打響了第一槍,通知美國國會打算終止印度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在上世紀70年代確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及后來的世界貿易組織)主持下,通過普惠制談判,印度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得以免稅進入美國市場。 特朗普取消普惠制的決定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盡管這兩個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在國防及其他領域進行密切合作,但他們之間貿易關系出現摩擦已有一段時間。在特朗普上臺后,這些摩擦更加尖銳,他諷刺印度為“關稅王”。 特朗普關注點:貿易逆差、知識產權、電商規定 特朗普最喜歡抱怨印度對哈雷摩托車征收高額關稅,當然遠不只是這一種產品。他還一直對美國對印大量貿易逆差(2017年達到273億美元)感到惱火。他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印度的“保護主義情緒”,尤其是在農業方面。過去兩年,印度確實也提高了一些制成品的關稅,譬如手機和汽車部件。 此外,印度的知識產權制度一直是美國關注的對象。由于印度專利法的限制性規定,美國已多次(包括2017年)將印度列入《特別301報告》的“重點觀察名單”——被列入該名單的國家被認定為沒有充分保護知識產權。 最后,印度最近做出了一些傷害美國科技公司的決定。印度新的電商管理規定禁止電商平臺銷售其持股公司提供的產品,這給亞馬遜和沃爾瑪造成了一些短期損失。這兩家公司在印度網上市場占有最大地位,其銷售的間接持股公司商品多達數百萬美元。如今,印度正在嚴格在線內容提供商經營的規定。 印度對美國的抱怨沒有那么多,但也有一些重要問題。 第一,印度長期以來一直宣稱美國關于H-1B工人簽證的限制損害了印度軟件業的發展。印度的擔憂與發簽證時間拖延很久、特朗普政府提議簽證限于高技能工人以及不給H-1B配偶工作許可這幾個因素有關。 第二,美國對鋼鋁加征關稅已經傷害到印度這些產品的出口。但與加拿大、中國、墨西哥、土耳其以及歐盟不同,印度迄今一直沒有采取報復性行動,它曾擬定了一個包含杏仁、蘋果和磷酸等29種進口美國產品的清單,威脅對其加征關稅,但幾次拖延都沒有付諸行動,最新的截止日期定在2019年4月1日。 第三,印度擔憂美國制裁伊朗和俄羅斯產生的附帶損害。美國要懲罰與這兩國做生意的第三方國家,但華盛頓截至目前仍給予印度豁免。印度嚴重依賴從受制裁的俄羅斯公司購買軍火,以及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是,美國的豁免只是暫時的,印度已經被迫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甚至可能最終不得不完全取消進口伊朗石油。 印方反應將決定貿易戰是否爆發 從經濟角度來看,特朗普取消普惠制不會使兩國關系更糟。印度對美出口中只有一小部分享受普惠制優惠。事實上,印度方面估計,因普惠制省下的一年關稅額最多只有1.9億美元。 但是,從政治的視角來看,特朗普取消對印普惠制的行為十分危險——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向印度進一步施壓是不明智的,印度正處于議會選舉期間,印度政府不能顯得很軟弱,在此情況下,它有可能會拒絕做出在其他時候可能愿意做出的讓步,甚至可能選擇采取報復行動,以此向選民們表明對外強硬。 因此,美國采取任何咄咄逼人的行動都有可能引發一場貿易戰,結果對任何一方都沒好處。美印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已經從2000年的200億美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260億美元,從美國流入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累計達到450億美元,而從印度流入美國的有100億美元。 所以可以理解,印度官員對特朗普要求取消對印普惠制的反應相當慎重。但是,人們并不清楚印方的這種克制到底會持續多久。 美國終止印度享受的貿易優待政策進入60天倒計時,到期后,特朗普總統有權決定是否對印度下“逐客令”。 一些美國公司早就對印度施加的非關稅壁壘頗有微詞,美國隨之于去年4月份調查上述貿易優惠政策。按照美方的說法,印方沒能向美方產品提供順暢的市場準入保障,嚴重違背公平合理原則。美印貿易談判展開拉鋸戰,有分析認為,最終的落腳點可能是印度繼續享受優待政策,同時也要調查乳制品、醫療設備等領域的貿易問題。 2018年,印對美出口480億美元,順差達210億美元。同時,印度也是美國財政部重點監察的貨幣操縱國。印度對美國單方面的加稅舉動表現得極其克制,并未報復。印商務部長稱,取消優惠政策的影響微乎其微,印度繼續致力于解決美國所提及的問題。 印度將于4月11日至5月19日分7個階段舉行大選,特朗普的通知是個壞消息,肯定會被反對派用來抨擊莫迪政府的無能。雖說取消優惠政策只影響1.9億美元的貿易,但印度已倍感壓力,畢竟經濟增速并未創造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就業機會,而出口增長也未達預期。 誠然,出口可以直接或間接創造就業機會,但也會造成更深刻的政治影響。印度國內有一種愈發強烈的論調認為,應以更強硬姿態應對美國的貿易談判。如今特朗普已將貿易談判視為號召力,因此在下屆美國大選前,印度與美國的關系必將泛起新的波瀾。筆者認為,這是中國與印度建立更密切經濟關系的良機。中國可從印度進口更多的商品和服務來密切兩國的經濟關系。 美方撤銷印最惠國待遇的想法招來很多非議。多數印度人認為,美方的目的是施壓印度、給予美國企業更多機遇。印度的內憂不允許其屈服于美國政府,但迫于壓力印度將謹慎對待談判。由于印度大選在即,接下來的60天,不能期望有太大進展。5月23日大選結束后,事情才會開始有點眉目。 對印度來說,與美國的政治關系又非常重要。2017年后,四方安全對話的重啟加強了美日印澳四國的政治關系,新的貿易戰讓美印經濟關系以及雙方如何坐下來解決貿易爭端成為焦點。印度需要的是美國的尊重,以及對印度政治經濟抱負的理解。 |